全息面2(Hologram 2)
全息面2与全息面1非常相似。主要的不同之处是全息面1假设两束构造光束都是从构造点发散或会聚于构造点,而全息面2假设一束光会聚于构造点,而另一束光从另一构造点发散。由于光路可逆,哪束光是第一束、哪束光是第二束并不重要。全息面2与全息面1的参数数据是相同的。
下图解释了全息面1和2如何处理光束的会聚和发散。请注意,橙色光线代表发散光束,绿色光线代表会聚光束。我们可以看到全息面1将点光源视为都是发散的,由于光路可逆,这也等同于两个构造光束向构造点会聚的情况。另一方面,全息面2将两个点光源分别作为一个发散和一个会聚。由于光路可逆,哪个点光源是发散的或会聚的并不重要。


全息面2的参数定义(参数14-21仅在参数13 ≠ 0时可用)
参数# | 定义 |
1 | 第一束构造光束的X坐标,Construct X1 |
2 | 第一束构造光束的Y坐标,Construct Y1 |
3 | 第一束构造光束的Z坐标,Construct Z1 |
4 | 第二束构造光束的X坐标,Construct X2 |
5 | 第二束构造光束的Y坐标,Construct Y2 |
6 | 第二束构造光束的Z坐标,Construct Z2 |
7 | 构造波长,λc |
8 | 衍射级次,m |
13 | 体全息图?(用0表示False,用1表示True) |
14 | 全息图厚度(仅用于效率计算而非光线追迹) |
15 | 构造光束1在全息图外看到的折射率,n1 |
16 | 构造光束2在全息图外看到的折射率,n2 |
17 | 全息乳剂的平均折射率,n |
18 | 折射率调制,dn |
19 | 收缩率(用0表示无收缩,否则为厚度比例,例如0.98是2%的收缩率) |
20 | 折射率偏移(Index Shift)(显影后平均折射率的变化) |
21 | 考虑菲涅尔面(Fresnel)?(用0表示False,用1表示True) |
下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