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透镜(Compound Lens)

复合透镜(Compound Lens)物体是一种非常通用的透镜物体,它支持前表面和后表面的不同表面和孔径。它支持圆形和矩形孔径。可为圆形孔径定义延伸区和机械平面区。

复合透镜物体基于两个父表面物体。父表面物体包括:标准面(Standard Surface)、非球面(Aspheric Surface)、Q型非球面(Q-type Asphere Surface)、Toroidal面(Toroidal Surface)、Toroidal奇次非球面(Toroidal Odd Asphere)、Zernike面(Zernike Surface)、双锥面(Biconic Surface)、双锥Zernike面(Biconic Zernike Surface)、扩展多项式面(Extended Polynomial Surface)和网格矢高面(Grid Sag Surface)。

复合透镜物体有7种面:

0表示侧面(Side Face):透镜的侧面。如果孔径形状为圆形,但前后表面的大小不同,则边缘将呈锥形。请注意,矩形孔径不支持锥形边缘。

1表示前表面(Front Face):前表面的净孔径。

2表示后表面(Back Face):后表面的净孔径。

3表示前延伸区(Front Chip Zone):前表面的延伸区。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参阅"延伸区(Chip Zone)"。

4表示前平面(Front Flat):前表面的机械平面区。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参阅"机械半直径(Mechanical Semi Diameter)"。如果孔径形状为矩形,则不支持该面。

5表示后延伸区(Back Chip Zone):后表面的延伸区。

6表示后平面(Back Flat):后表面的机械平面区。如果孔径形状为矩形,则不支持该面。

关于边界(半直径)和有效性的注释:

复合透镜需要对其参数,即半直径进行严格验证,以确保其有效性。

如果表面为非旋转对称,则其不支持该表面上的机械平面区。

如果前表面或后表面为非旋转对称,则其不支持锥形边缘。

当孔径为圆形(为矩形(Is Rectangular)= 0)且前表面和后表面的表面为旋转对称时,复合透镜物体支持锥形边缘。当前支持标准表面和非球面类型。

为了使验证规则尽可能简单,所有参数验证都会在编辑器列中从左往右进行。

例如,前净(Front Clear)将推动前净+延伸(Front Clear + Chip)和前边缘(Front Edge)的验证,而前净+延伸(Front Clear + Chip)将推动前边缘(Front Edge)和所有后表面(Back)参数的验证。 

关于将网格矢高表面物体用作其中一个父物体的注释

当复合透镜的其中一个父物体为网格矢高表面物体时,复合透镜的孔径大小将自动缩放,使其不大于该网格文件的大小。

CAD导出的限制

将复合透镜物体导出为CAD物体时,存在一定的相关限制。有关CAD交换的更多信息,请参阅"CAD文件(CAD Files)"。这些限制包括:

  • CAD导出不支持延伸区和机械平面区。这些分区将与前表面或后表面组合。
  • 如果要定义具有机械平面区的圆形孔径,请将前/后边缘半径(Front/Back Edge Radius)设置为大于前/后延伸半径(Front/Back Chip Radius)。生成的平面区使用均匀采样样条曲线建模。请注意,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样条曲线可能无法准确捕捉从延伸区到机械平面区的过渡。这将导致实体模型中的表示以及任何导出的CAD文件中出现一些错误伪影。

与布尔物体一起使用的限制

当将复合透镜物体用作布尔CAD(Boolean CAD)或原生布尔(Boolean Native)物体的父物体时,有一些限制。有关这些用例的更多信息,请参阅"CAD文件(CAD Files) "" 布尔CAD(Boolean CAD)"。这些限制包括:

  • 如果将复合透镜物体用作布尔CAD物体的其中一个父物体,则无法为延伸区和机械平面区指定不同的膜层/散射属性。有关这些属性的更多信息,请参阅"膜层/散射(Coat/Scatter)"。注意:该限制不适用于原生布尔(Boolean Native)物体。原生布尔物体保留延伸区和机械平面区膜层/散射属性。
  • 如果将复合透镜物体用作布尔CAD物体或原生布尔物体的其中一个父物体,则物体查看器(Object Viewer)将不会显示延伸区和机械平面区的膜层/散射属性。注意:然而对于原生布尔物体,光线将正确解释延伸区和机械平面区的膜层/散射属性。

以下参数用于定义复合透镜物体:

参数# 描述 面名称 面#
1-2 前/后表面#(Front/Back Surface #):用作前表面和后表面的父物体编号。请注意,在非序列模式元件编辑器中,父物体编号必须在复合透镜物体编号之前。 所有面 所有面
3 厚度(Thickness):复合透镜的中心厚度。 侧面 0
4 为矩形?(Is Rectangular?):指示复合透镜的孔径形状是圆形还是矩形的标志。0表示圆形,1表示矩形。 侧面 0

#4之后的参数不同,具体取决于为矩形(Is Rectangular?)标记(参数#4)。

当孔径形状为圆形时(为矩形?(Is Rectangular?)= 0),参数为:

参数# 描述 面名称 面#
5 前净(Front Clear):前表面的净口径孔径。 前表面、前延伸区 1、3
6 前延伸(Front Chip):前表面的延伸区半直径。该参数应大于或等于前净口径(Front Clear Semi-Diameter)。 前延伸区、前平面 3、4
7 前边缘(Front Edge):前表面的机械平面半直径。该参数应大于或等于前延伸半直径(Front Chip Semi-Diameter)。 前平面 4
8 后净(Rear Clear):后表面的净口径孔径。 后表面、后延伸区 2、5
9 后延伸(Rear Chip):后表面的延伸区半直径。该参数应大于或等于后净口径(Back Clear Semi-Diameter)。 后延伸区、后平面 5、6
10 后边缘(Back Edge):后表面的机械平面半直径。该参数应大于或等于后延伸半直径(Back Chip Semi-Diameter)。 后平面 6
11-14 未使用 NA NA
15 镜像空间?(Mirror Space?):指示透镜是否在镜像空间中定义的标志。当镜像空间?(Mirror Space?)为1时,透镜沿局部-z方向扩展。这与序列模式下在奇数个镜像后定义透镜的方式相同。该标志在从序列模式转换为非序列模式时使用,通常不需要在用户手动定义的物体中使用。 NA NA

当孔径形状为矩形时(为矩形?(Is Rectangular?)= 1),参数为:

参数# 描述 面名称 面#
5-6 X半宽、Y半宽(X Half Width, Y Half Width):从透镜中心到x和y方向上其最外边缘的半宽度。矩形孔径不支持锥形边缘,因此该设置适用于前表面和后表面。 前平面、后平面 3、5
7-8 前X净、前Y净(Front X Clear, Front Y Clear):从前表面的透镜中心算起的延伸区半宽度。该参数应小于或等于X/Y半宽(Half Width X/Y)。 前表面、前延伸区 1、3
9-10 未使用
11-12 后X净、后Y净(Rear X Clear, Rear Y Clear):从后表面的透镜中心算起的延伸区半宽度。该参数应小于或等于X/Y半宽(Half Width X/Y)。 后表面、前延伸区 2、5
13-14 未使用 NA NA
15 镜像空间?(Mirror Space?):指示透镜是否在镜像空间中定义的标志。当镜像空间?(Mirror Space?)为1时,透镜沿局部-z方向扩展。这与序列模式下在奇数个镜像后定义透镜的方式相同。 NA NA

下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