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数求解(Parameter Solves)

拾取
参数拾取求解使用来自其它表面和数据栏的缩放和偏移值作为目标表面的参数。拾取参数由以下公式给出:P’ = O + S * V,其中V为源数据的值,S为比例因子,O为偏移量。另请参阅"求解限制(Solve restrictions)"。若要在ZPL宏中设置拾取求解,请参阅"列编号的整数代码(Integer codes for column numbers)"。
主光线求解仅适用于坐标断点面的前四个参数。当设置x或y偏心参数时,此求解将调整偏心量,使指定视场位置中指定波长的(零表示为主波长)主光线在坐标断点面上的x或y坐标分别为零。如果设置x倾斜或y倾斜参数,则调整倾斜角度,使出射主光线角度分别在y或x方向上为零。坐标断点面的顺序标记将确定参数调整的顺序,并且解可能不是唯一的。可以在光线追迹数据(Ray Trace Data)窗口(通过分析(Analyze)选项卡中的像质(Image Quality)部分的光线迹点(Rays & Spots)按钮访问)中查看输出的主光线坐标;这是验证该求解是否正确的一个好方法。这个解在光阑表面之前的表面设置求解且光线瞄准开启时不能使用(请参阅"光线瞄准(Ray Aiming)")。
有时计算结果可能是一个很小但不为零的主光线角度或坐标值。这是由于非正交旋转不能由单次矩阵旋转"撤销"随意旋转而导致的。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解决此问题:
1)尝试将"顺序"标记从1改为0或者0改为1,然后更新系统,查看哪种坐标系的转换效果更好。
2)使用两个相邻的坐标断点面并赋予相同的主光线求解。通过复制和粘贴整个坐标断点面可以轻松完成。第二个坐标断点通常使许多数量级的主光线接近于所需的零坐标或角度。
ZPL宏
关于ZPL宏求解的完整说明,请参阅"使用ZPL宏求解(Using ZPL Marco solves)"。
下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