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斯求积(Gaussian Quadrature)
GQ算法采用仔细选择并加权过的一组光线,来精确计算被均匀入射的入瞳上的RMS或PTV误差(严格来说,PTV算法并不是GQ算法,但非常接近)。所有光线的权重分配是根据系统选项(System Explorer)中波长和视场设置的权重以及GQ评价函数算法设置的。对于RMS评价函数,选择所使用的权重和光线设置是依据G.W.Forbes,JOSA A 5,p1943,1988一文中所述的方法。对于PTV评价函数,光线设置的依据是切比雪夫多项式的结果,详细描述请参阅Numerical Recip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如果您对这些方法的详细基本原理感兴趣的话,可以参考这些文献。GQ远比已知的其它方法更精确,而且所需要的光线更少。所以,在以下两个方面您都可以获益: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精确度。
对GQ来说,唯一的缺点是这个算法假设光瞳是一个圆,或者一般来说是个椭圆。对于非椭圆的光瞳来说,GQ通常不能精确计算。 例如,在光学系统中如果存在表面孔径,渐晕足够多的光线从而能够明显地改变光瞳的有效形状,在该种情况下,就不能使用GQ方法来计算。
要注意另外一种例外情况,就是当所用的圆形光瞳中存在中心遮阑,例如牛顿望远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给出孔径遮阑的百分数("遮阑"),这种在GQ算法中考虑圆形光瞳遮阑的方法,详细描述请参阅B.J. Bauman和H. Xiao,"Gaussian quadrature for optical design with non-circular pupil and fields, and broad wavelengths",Proc.SPIE, Vol.7652,p76522S-1(2010)。一般来说,适当的中心遮阑不会显著影响RMS,因为光瞳中心的像差会更小,使用有限的"遮阑"系数,在GQ算法中评价函数计算也可以完全精确地表示遮阑情况。
请注意,当使用渐晕因子时,GQ算法也适用,因为光瞳从圆形到椭圆形时,光线模式将重新分配。如需了解有关渐晕因子与GQ结合使用的更多详细信息,请参阅知识库文章"如何使用渐晕因子(How to use Vignetting Factors)"。
GQ算法要指定"环"数和"臂"数以及"遮阑"因子。
环(Rings) "环"的设置决定每个波长及每个视场追迹的光线数。对于轴上视场(在旋转对称系统中的零视场角),光线数等于环数。对于对称系统中其它所有视场,每一环追迹的光线数等于"臂"数(在下一小节中介绍)的一半。只追迹一半的光线是因为利用了系统的左右对称性。对一种定义的波长追迹一组光线。例如,如果您设置了一个轴上点视场,两个轴外视场,三种波长,四个环数和六个臂数,那么追迹的光线数为3 * (4 + 4*3 + 4*3) = 84。对于非旋转对称性的系统,每一环追迹的光线数为不依赖视场的"臂"数。在上面的例子中,则要追迹的光线数为3 * 3 * 4 * 6 = 216。OpticStudio将自动计算所需追迹的光线数,这里描述的原因是让您了解如何定义默认的评价函数。如果追迹越多的光线,优化运行的时间就越长。
臂(Arms) "臂"的设置决定了在光瞳中追迹光线的径向臂数。默认的是6个等间隔(在角度上)的臂被追迹(或者是3个等间隔,如果系统是旋转对称的)。这个数也可以更改为8、10或12。对于大多数光学系统来说,6个等间隔就足够了。
对于环数和臂数的采样考虑
应根据您的系统中存在的像差阶数来选择环数和臂数。GQ算法中可精确计算的像差最高阶数为(2*n - 1),其中n是环数。如果一个光学设计中像差阶数被限制在五阶,则n的值至少为3。确定正确环数最简单的方法是选择最小的数1,然后进入优化对话框并注意评价函数。现在回到默认评价函数工具栏,并选择两个环数。如果评价函数值的改变多于几个百分比,则再返回选择三个环数,依次类推,直到评价函数没有显著改变为止(大概1%)。对于臂数的选择,也可重复这一过程(通常6个臂数就足够了)。选择多于所需的环数和臂数并不能改善优化结果,它只会减慢算法速度。追迹超出所需的更多光线并不会有助于您找到更好的结果。
选择多于所需的环数和臂数并不能改善优化结果,它只会减慢算法速度。
遮阑(Obscuration) "遮阑"的设置确定了圆形光瞳的渐晕分数,即光线不能追迹通过光瞳的百分数。默认值是0,即默认值为无遮阑。 最大可能值是1,这表示一个完全遮阑的光瞳,没有光线追迹通过。为了避免评价函数中没有定义光线的情况,如果用户将输入值(绝对值)设置为> = 1,OpticStudio会将输入值重置为0。
请注意:圆形光瞳的遮阑比例是线性分布的,而不是光瞳面积的分数。这意味着遮阑的光瞳面积是输入值的平方。遮阑以圆形光瞳为中心。
下一部分: